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關注香港的生物多樣性狀況

更新日期:
9/6/2025

每年的5月22日是联合国订立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让我们介绍一下香港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吧!

香港的生物多样性

香港面积虽然不大,但因为其地理位置、地形、多样的生境和生态系统以及郊野公园保护制度的实施,为多种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1]。根据渔农自然护理署数据,香港已记录到超过3300种维管束植物、逾580种鸟类、逾130种蜻蜓、245种蝴蝶、115种两栖及爬行动物,和55种陆栖哺乳动物等生物 [2],可见本地物种极为丰富。

威胁与保育

在赞叹生态多样性的同时,我们亦需正视其面对的威胁。在2025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联同本地生态保育和教育组织及学者发布《香港生物多样性现状2025》和《香港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图2025》[1]。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专家团队为来自8个动物类群的886个物种进行保育评估,发现有232种(超过25%)正面临中至高风险的本地灭绝危机,主要受到生境丧失和退化、偷猎和外来入侵物种等因素影响。

专家指出,虽然香港有约40%的陆地面积已划为郊野公园或特别地区作保育用途,但不少物种(如湿地鸟类和淡水鱼类)赖以为生的低地生境,包括风水林、河流、淡水沼泽、农田等,多数仍处于受保护范围以外,而承受开发与破坏等压力。研究同时列出27个具较高生态和保育价值却未被覆盖在保护区系统内的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期望优先保护和管理这些受威胁的生境,以免物种进一步衰减。

一同行动吧!

作为市民,我们可从日常生活中出发,支持保育生物多样性,如选择环境友善的产品、减少浪费、不破坏自然生境和生物、甚至参与保育活动和政策倡议。政府现正就更新香港《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展开公众咨询至2025年7月中 [3]。无论你希望了解《计划》的背景和过往成效,或有意对政策提供建议,都可以阅览文件,关注这项关乎我们未来的重要议题。

参考资料

arrow_forward_ios
← 返回目录